专业名称:植物病理学
专业代码:21090401
研究方向:1、分子植物病理学:植物抗病基因克隆及利用方向研究植物抗病基因的种类、功能及其调控机制,进行抗性基因的分离、定位、转移及遗传分化等研究。植物诱导抗病性及信号转导方向通过同位素标记技术和免疫抗抗体技术探讨毒素在寄主细胞上的结合位点和毒素受体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产毒素真菌与寄主互作后的信号传导过程;研究产毒植物病原真菌与寄主间的特异性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病原菌产毒的分子遗传学、致病机理和新型杀菌剂开发奠定基础。2、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主要从事植物病害生防菌的筛选、改造;有益生防基因的克隆、分析、转基因研究;生防菌及其代谢产物的开发与利用;利用生防制剂防治植物病害。3、植物病害流行与综合防治:研究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预测预报,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生态学观点分析植物病害系统的结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植物病害持续治理的综合措施。4、植病生态学: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显微观察等手段,研究和探讨植物病害尤其是土传病害的发生机理、土传病原物的群体动态、土壤环境对寄主植物和病原微生物互作系统的影响、土壤微生态制剂的研制与开发以及作用机制的探索,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综合措施,调整土壤微生态环境,使之有利于植物生长,而不利于病原物的生长和繁殖,将植物病害引起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以内,并体现出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5、真菌毒素与植病生理学:利用现代天然产物的分离手段,从活体内外分离植物病原真菌毒素;明确毒素的毒性基团和在植物体内的代谢规律。利用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方法研究植物与病原真菌互作,明确毒素胁迫后寄主防御酶系活性等的变化规律和诱导抗(感)病等的机制。筛选对毒素具有钝化作用的化合物,研究毒素的钝化机制等。研究毒素作为杀菌剂、除草剂和杀虫剂的可能性,为广泛利用这类由植物病原真菌产生的天然产物和深入探讨产毒真菌病害防治的新途径、新方法奠定基础。6、病原微生物的生物信息学:通过基因组分析、序列比对、功能域分析、基因簇分析、代谢途径分析等信息学方法推测植物病原物致病基因的功能,为研究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7、植物真菌病害与真菌生物学:对生产上重要农作物病害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及分子水平鉴定,研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从宏观和分子水平上分析病原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明确农作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建立病害的综合治理体系。
[金平果大学专业信息库]
01 植物病原学 02 分子植物病理学 03 植物病害系统功能基因组学 04 植物检疫与入侵植物病原生物学 05 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15 化学(农)
④ 414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01 植物病原学 李华平
姜子德
谢辉
廖金铃
周而勋
周国辉
徐大高
李盾
刘琼光
饶雪琴
习平根
邓晓玲
文艳华
李泰辉
章桂明
林壁润
何自福
陈其文
朱红惠
02 分子植物病理学 潘庆华
李华平
张炼辉
廖金铃
王振中
姜子德
周而勋
周国辉
李云锋
饶雪琴
林菲
03 植物病害系统功能